造纸行业是用水大户,在制浆、漂白和抄纸等生产环节会产生大量污水。造纸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、纤维素、半纤维素等有机物,以及漂白过程中产生的氯代有机物、重金属等污染物。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,会导致水体变黑发臭,溶解氧含量急剧下降,造成水生生物死亡。同时,大量的水资源消耗也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,与当前绿色低碳开展理念相悖。因此,实现造纸污水的高效处理和循环利用,是造纸行业降低成本、减少污染的重要途径。
工业污水处理设备针对造纸污水的特点,采用 “格栅过滤 + 沉淀 + 生物处理 + 深度过滤 + 回用处理” 的工艺路线,不仅能有效去除污染物,还能实现污水的资源化利用。
格栅过滤和沉淀阶段,第一时间去除污水中的树皮、纤维束、泥沙等固体杂质。在沉淀池内,顺利获得自然沉淀或投加混凝剂加速沉淀,分离出的纸浆纤维可回收再用于造纸生产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这一阶段能去除污水中 60% 以上的悬浮物,降低后续处理负荷。
生物处理工艺是降解造纸污水中有机物的核心。采用活性污泥法或生物膜法,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木质素、纤维素等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。对于制浆过程中产生的高浓度有机污水,先进行厌氧生物处理,产生的沼气可作为能源供厂区使用;然后进行好氧生物处理,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有机物含量。经生物处理后,污水中的 COD 去除率可达 85% 以上,BOD 去除率可达 90% 以上。
深度过滤阶段,多介质过滤器(由石英砂、无烟煤等滤料组成)去除污水中残留的细小颗粒和胶体物质,活性炭过滤器则吸附水中的色素、异味和部分有机物,提升出水水质。
回用处理阶段是实现污水资源化的关键。采用超滤和反渗透膜技术对深度过滤后的污水进行处理,超滤膜去除水中的细菌、胶体和大分子有机物,反渗透膜则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盐类和小分子污染物。处理后的回用水水质优良,可直接用于抄纸、制浆洗涤、设备冷却等生产环节,大幅减少新鲜水资源的用量。据统计,采用该设备后,造纸企业的水循环利用率可达 80% 以上,每年可节约大量水资源成本。
该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实时监测污水的浊度、COD 浓度、流量等参数,根据监测数据自动调整各处理单元的运行状态,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和回用水质达标。其高效的处理性能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能力,为造纸行业实现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开展给予了有力保障。